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动态新闻

黔西南州创新“012345”安全监管模式

构建燃气监管长效机制

近年来,黔西南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特别是对燃气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建立健全城镇燃气监管长效机制入手,推进安全管理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探索城镇燃气“012345”监管模式,为人民群众安全用气编织了一张坚实的安全防护网,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0”理念——以“零”事故为目标,树立了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零开始,向零迈进的城镇燃气安全监管理念。自2021年以来,全州持续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打非治违”“打击黑气”“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等专项行动,实现了三年多来共1200余天零事故目标。

“1”号工程——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号工程、首要工程,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作为单位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抓具体。属地政府、行业部门将城镇燃气安全监管列入安全监管重要内容,特别是住建部门将城镇燃气放在系统十大安全首位优先抓,全面落实企业一把手安全职责,做到不安全不供气、不安全不用气。

“2”个标准化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提出创建城镇燃气场站、用户安全用气2个安全标准化目标。聚焦城镇燃气企业经营、生产充装、输送配送、用户使用等各环节,紧盯餐饮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扎实开展燃气场站设备改造升级和用户用气安全专项整治。全州燃气场站整体改造1家、搬迁整改3家,局部改造消防及电气问题19家,餐饮用户瓶、管、灶、器、阀改造11674户,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燃气企业场站安全标准化和用户用气安全标准化整改率达98%以上,牢牢守住燃气安全发展底线。

“3”类从业规范——紧紧抓住城镇燃气企业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运行维护操作人员“3”类从业人员这个企业安全管理的牛鼻子,既整治设施设备环境的“硬伤”,更补上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的“软肋”,狠抓“3”类从业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和技能,规范从业责任。专项整治以来,开展城镇燃气基层管理人员培训8场300余人次,开展运行运行维护操作人员培训9场1000余人次,从人的因素上消除隐患,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4”方责任——围绕燃气安全“一件事”全链条明确、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责任,全面压紧压实城镇燃气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用户安全用气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党政领导责任等四方责任。制定《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规则》,明确负有城镇燃气安全监管的17家部门工作职责和责任清单,形成政府统筹、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专门工作机制。同时,坚持“眼睛向下”,在基层增设燃气安全监管专岗,充实燃气安全监管力量38人,把燃气安全监管责任传导到基层末梢,纳入基层消防、综合安全等基层治理体系,夯实燃气安全管理基础。

“5个”体系——以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督促指导城镇燃气企业建立完善城镇燃气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安全投入保障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体系、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体系、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等5个体系。各燃气企业结合组织架构、设备岗位情况,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体系等30余个制度文件,确保企业安全工作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序可循,既整治城镇燃气企业设施设备环境“硬伤”,更补上制度管理“软肋”,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黔西南州“012345”城镇燃气监管模式,不仅为城镇燃气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其他地区的燃气安全监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来源:黔西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